今年以来,衡水市景县围绕一个总体目标,坚持两项基本原则,强化三大基础保障,健全四个工作机制,全力以赴,持续发力,高标准、高质量地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围绕一个总体目标,抓住治理工作关键。根据省、市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任务,结合景县实际,该县制订了景县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任务:2017年,县城区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达到78微克/立方米左右,较2016年下降13.3%左右。优良天数确保达到135天,力争达到150天,比2016年增加22天。到2020年,县城区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降到65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全县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,优良天数显著增加,空气质量明显改善,以更多蓝天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。
坚持两项基本原则,树立科学治霾理念。一是坚持科学治霾,精准发力。他们注重发挥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,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,加强对污染源的精准解析,提高治霾科学化水平。二是坚持协同治霾,联防联控。他们完善区域、城乡、部门间的联防联控,强化城区、农村协同治理,县城、乡村同步行动,针对重点污染源实施攻坚;强化各乡镇与部门间的协同治理,有效破解工作难题;强化全社会协同治理,动员社会各方力量,形成治霾合力。
强化三大基础保障,营造良好治霾环境。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他们成立了由县委书记、县长任组长,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,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,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。二是强化资金保障。他们多渠道筹集资金,创新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、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融资模式和绿色金融体系。三是强化宣传引导。他们设置大气污染防治专栏和“蓝天行动”专题,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大气污染防治的理念、决策部署和工作成效,正确引导舆论,凝聚社会共识,形成治霾合力。
健全四个工作机制,完善综合治理体系。一是健全调度通报机制。他们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调度频次,实行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月调度、县大气办周调度、重污染天气期间日调度的制度,分析形势、通报问题、部署任务。二是强化督查考核机制。他们加大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力度,成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督查组,按目标任务、时间节点,深入基层一线,定期开展精准督导和专项检查。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,向社会公开,并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依据。三是完善监管执法机制。他们全面落实“双网格”环境监管机制,实时更新各级责任人信息,完善网格化监管内容,明确网格监管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,强化责任追究,促进守法常态。四是探索环境信用评价机制。环保、公安、住建、城管、工信、金融等部门分别建立环境问题单位企业黑名单。凡是列入黑名单的单位企业,在责令其停产整治的同时,依法依规顶格处罚,收回单位、企业的排污许可证,金融机构一律不予放贷。